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梨園戲,福建著名戲曲

梨園戲是中國福建省的漢族戲曲之一,梨園戲也一直被人們傳承至今,梨園戲的表演優雅細膩,有著獨特、嚴謹的表達方式。而梨園戲也一直是福建人們在逢年過節時喜歡觀看的戲曲。下面的福建文化就為大家帶來福建著名的戲曲:梨園戲,一起來看看吧。

福建著名戲曲:梨園戲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梨園戲在發展程序中,有大梨園(過去成年演員的班社)和小梨園(兒童演員的班社)之分,大梨園本地人俗稱“老戲”,又有“上路”與“下南”之別。元代各省設“路”,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戲就是指來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劇種,而下南老戲就是本地戲。小梨園,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早在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閩南泉州、漳州一帶的民間,就盛行一種“優戲”。這種土生土長的劇種,唱的是閩南土腔土調,後人稱之為“下南腔”。演唱內容多是南曲曲牌體的戲文。

南宋時期,由於泉州海上交通發達,與漸江溫州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溫州的雜劇也流傳到了泉州,因戲班來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稱之為“上路戲”。(當時各省設“路”,泉州人習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為“上路”,對自己則自稱“下南人”)。它們帶來了一批大型的南戲劇目,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與當地的“下南戲”同時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紛紛入閩。由於他們在杭州時過著歌舞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閩時往往都隨帶戲子家班,以供娛樂。這種家班多由童齡男女組成,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被後人稱之為“小梨園”。這樣,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現了上路戲、下南戲和小梨園的三種戲劇藝術形態。

梨園戲在發展程序中,有大梨園(過去成年演員的班社)和小梨園(兒童演員的班社)之分,大梨園本地人俗稱“老戲”,又有“上路”與“下南”之別。元代各省設“路”,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戲就是指來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劇種,而下南老戲就是本地戲。小梨園,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早在宋光宗紹熙年間(1190-1194),閩南泉州、漳州一帶的民間,就盛行一種“優戲”。這種土生土長的劇種,唱的是閩南土腔土調,後人稱之為“下南腔”。演唱內容多是南曲曲牌體的戲文。南宋時期,由於泉州海上交通發達,與漸江溫州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溫州的雜劇也流傳到了泉州因戲班來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稱之為“上路戲”。(當時各省設“路”,泉州人習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為“上路”,對自己則自稱“下南人”)。

它們帶來了一批大型的南戲劇目,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與當地的“下南戲”同時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紛紛入閩。由於他們在杭州時過著歌舞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閩時往往都隨帶戲子家班,以供娛樂。這種家班多由童齡男女組成,泉州人叫做“戲仔”,又叫“七子班”,被後人稱之為“小梨園”。這樣,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現了上路戲、下南戲和小梨園的三種戲劇藝術形態。

福建著名戲曲:梨園戲 第2張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閩,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大殺宋室官員,於是作為官宦人家蓄養的“小梨園”家班便流散民間,開始與下南戲、上路戲既同時存在,又互相影響。由於三者來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傳統劇目。

上路老戲的劇目比較古老,保留了部分當年傳自浙江的南戲劇目;下南老戲的劇目生活氣息較濃,插科打諢較多。小梨園劇目則以生、旦戲見長,往往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古代愛情故事。三派在劇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戲,稱“棚頭”,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題材的劇目,在情節、戲路等方面也不一樣;在表演上,有統一的程式,音樂上都唱南曲,與曲藝南音彼此有著密切的淵源與交流關係。三派各有其專用曲牌,風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簫為主,用南鼓指揮。以後,下南戲,上路戲、小梨園逐漸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又稱“泉腔”)為主體。

梨園戲不但以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更以儲存著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贏得“活化石”之美譽。據統計,僅以上47個劇目中,屬於宋元南戲的就有26種。其中除了被古人稱之為“戲文之首”的《王魁》、《趙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劉文龍》、《郭華》、《劉知遠》等外,另有《韓國華》、《朱壽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劉永》、《尹弘義》、《劉阮》、《杜牧》、《樑意娘》、《蘇盼奴》、《顏臣富》等二十多個為梨園戲所獨有的傳本或存目。明代時,梨園戲得到了迅速發展,《荔枝記》的誕生,標誌著梨園戲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荔枝記》創作於明代嘉靖之前,由於輾轉演出,互相傳抄,結果造成“字多差訛,曲文減少”。於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當時“潮泉二部”的《荔枝記》增加“顏臣勾欄詩詞北曲”,並改名為《荔鏡記》。
  《荔鏡記》以輕喜劇的手法,描寫抒情的愛情故事,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數百年來盛演不衰,傳唱不絕。由於故事出自閩粵兩地,所以《荔鏡記》分別以泉、潮方言、聲腔演出。《荔鏡記》還被莆仙戲、高甲戲、薌劇等其它劇種所移植。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1949年後,梨園戲獲得了新生。1952年,流散於民間的藝人在政府組織下成立了晉江縣大梨園實驗劇團。翌年,經文化部批准,該團與原晉江專區文工隊合併,建立起省級直屬劇團“福建省閩南戲實驗劇團”,1957年改名為“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成為全國古稀劇中的唯一劇團,被譽為“天下第一團”。從此,梨園戲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臺上煥發出新的風采。經過老藝人蔡尤本口述整理的傳統名劇《荔鏡記》,改名為《陳三五娘》。隨後,將《郭華》整理成《胭脂記》。另有《蘇秦》、《朱文太平線》、《李亞仙》、《劉文龍》、《玉真行》、《冷溫亭》、《王魁》、《董永》、《十朋猜》、《士久弄》、《公主別》等本戲、摺子戲相繼被整理上演,使失傳已久的宋元南戲劇目重新與廣大觀眾見面。

TAG標籤:福建 戲曲 梨園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