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揚劇的發展與演變,揚劇文化了解

揚劇的產生最早是由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後吸收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那麼,在揚劇的發展過程中,都有什麼樣的演變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發展與演變

揚劇最早的源頭,要上溯到江都一帶的花鼓戲和香火戲。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為小面(小丑)和包頭(小旦)。

演出時先由全體演員“下滿場”,即一種集體歌舞,然後由小面和包頭對歌對舞,稱為“打對子”或“踩雙”。

這種花鼓戲從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間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劇種的劇目,可以演40多個情節簡單的劇目,如《探親家》、《種大麥》、《借妻》、《僧尼下山》、《蕩湖船》、《王樵樓磨豆腐》等。

揚州花鼓戲原為對歌對舞的“打對子”,只有一小面(醜),一包頭(旦)兩個腳色。後來發展為“三包四面”的群舞,並穿插笑話“打岔”。清康熙年間,民間已有此類花鼓演出。

此後內容不斷豐富,開始搬演《補缸》、《小寡婦上墳》、《雙怕妻》等小戲,並從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親》等劇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臺,出現了能演40多個劇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戲。

因用絲絃伴奏,唱腔比較細膩,故俗稱“小開口”。蘇北香火戲原為農村酬神賽會時,香火(男巫)扮演的戲。劇目出自長篇《神書》,其中有《魏徵斬龍》、《秦始皇趕山塞海》等關目。

因用鑼鼓伴奏,唱腔比較粗獷,故俗稱“大開口”。1957年曾發現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書《張郎休妻》。

1911年,“大開口”由揚州進入上海,改稱“維揚大班”,名演員有程俊玉、潘喜雲等。1919年,“小開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進入上海,改稱“維揚文戲”,名演員有葛錦華、臧雪梅等。

由於“大開口”與“小開口”語言一致,30年代初合併演出,以“小開口”為主,稱為“維揚戲”,後簡稱“揚劇”。

TAG標籤:演變 揚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