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令人垂涎三尺,武漢特色菜

中國的地大物博,各種資源和物產都集齊豐富,又有因地制宜的理念,所以在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具地方特性的傳統文化,而百姓最為關注的無法就是衣食住行了,今天就用武漢文化的角度探尋這一地區令人淬鍊的特色菜。

武漢特色菜:令人垂涎三尺

精武鴨脖是武漢最有名的漢族小吃,因為起源於漢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鴨脖是將川味滷方改進後用在鴨脖上好火計精武鴨脖培訓,具有四川麻辣風格,香味撲鼻,口感刺激,鮮美無比,所以很快成為了武漢人喜愛的名小吃,過用紅辣椒、花椒、八角等幾十種純天然香料進行精心烹製料理之後,鴨頸肉層次分明,頗有嚼勁。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在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是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幾角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武漢的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北方的炸醬麵並稱我國的“五大名面”。

排骨藕湯了,但其實真正的湖北人家吃得最多的卻是蔡甸藕湯。武漢市蔡甸區蓮藕歷史悠久,南宋光宗年間,曾作為貢品京都,蔡甸蓮藕因此而聞名。豬棒骨即豬腿骨,比排骨更便宜實惠。從食補角度來說,棒骨熬湯的補鈣效果也更好。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冬季節週末的傍晚,都是伴著沿路的蔡甸藕湯的香氣回家的。

洪山菜薹屬於紫菜薹的珍稀品種,俗稱“大股子”,因其原產於武漢市洪山區一帶而得名。其莖肥葉嫩,色香味美,在唐代已經是著名的蔬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

黃陂三合以魚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魚丸子選用魚肉剁茸,以蛋清、蔥白、薑汁、豬油作調料,氽制而成。肉丸系選用豬腿肉,配以魚茸和調味料,酥炸而成。肉糕原料同肉丸,多蒸制而成。兩種或三種合燒,一菜多樣,魚有肉味,肉滲魚香,別具風味。

黃州東坡肉黃州東坡肉系蘇軾發明,故名東坡肉。東坡肉用五花肉做主料,每斤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八塊,先用旺火燒,再用小火燜。它的特點是:色澤醬紅,湯肉交融,肉質酥爛如豆腐,入口不油不膩。

江陵散燴八寶江陵散燴八寶亦稱八寶飯,是用糯米、紅棗、蓮子仁、桂元肉、密櫻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被贊為“淺盞小酌細品嚐,離席數時回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