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好吃的停不下來,美味宜良烤鴨

說到烤鴨,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鴨,其實宜良烤鴨是才是歷史最為久遠的。宜良烤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了,是漢族傳統名餚之一。吃貨們注意啦!本期小吃文化大全帶你來看看美味宜良烤鴨。

美味宜良烤鴨,好吃的停不下來

中國烤鴨起源,據《中國烹飪大典》,起源於唐朝宮廷。惟其源流不清,證據不彰難以邃定。而有確鑿記載的,實見於清末。清咸豐6年(1856)宜良兵燹。由宜良起兵發跡官至雲貴總督的岑毓英與縣人楊福章、蔡標、何秀林等人在縣城花橋下北廊曹氏所開的“順河樓”酒店拜把兄弟,喝生雞血酒結盟起事。

素愛美食的岑毓英忽發奇想,叫店主曹健想法將鴨子整個用慄炭火燒死。美味清香,大快朵頤。這明火燒烤鴨子的吃法就在宜良發明出來了。以後,岑毓英等都當了清廷的封疆大吏,何秀林、蔡標任軍門,邑進士陳鳴玉掌雲南五華書院。這幾人每次回到宜良,都要到“順河樓”吃曹家的燒鴨。

興趣濃起時,岑毓英曾追述說:“這口味是我想出來的。”陳鳴玉就說:“就取名‘宮保燒鴨’吧。”“宮保”是對總督官職的雅稱。岑其時已官是職,故陳鳴玉有是說。今滇味菜餚中的“公爆雞丁”、“公爆白菜”等,先放切短的幹辣子下鍋再放其他肉菜的方法,也是岑毓英想出來的。

故其準確的菜名應為“宮保雞丁”、“宮保白菜”才對。隨即,陳鳴玉撰書一付對聯送給曹家“順河樓”:“美味能招天下客,清香引出洞中仙”,就是專門讚美這“宮保燒鴨”的。這付對聯多被外地餐飲業界所引用,卻漸漸忘記是陳鳴玉所寫,也不知道是專門寫“宮保燒鴨”的了。曹氏燒鴨系用明火,直到狗街人劉文從北京學回來燜爐闇火燒烤之法並在宜良傳播開來之後,曹家燒烤也隨之做了改進。

相傳,在明人洪武年間,朱元璋封潁川候傅友德為徵南首領,率領千軍萬馬奔赴雲南,同時帶上了自己的御廚,南京著名的燒鴨在師傅“李燒鴨”李海山。後來等雲南統一,回南應變受封的穎國公只被朱元璋賜白綾而自縊身亡。

“李燒鴨”聞訊不敢回南京,便隱姓埋名先後在宜良狗街、宜良蓬萊鄉的李毛營,經營起燒鴨生意,開了家“滇宜燒鴨店”,並娶了位毛姓姑娘為妻,如今的“李燒鴨”已是第28代傳人。宜良燒鴨除了現烤現賣外,還建立了軟包裝食品廠,原料一律選用40天以內的嫩壯仔鴨,以祖傳祕方調製生產出味香肉美的“滇宜”牌軟包裝宜良燒鴨。

軟包裝燒鴨不僅肥而不爛,香味純正,而且當天攜帶,又不含防腐劑,即可即食,並且品種已創出燒鴨,燒鴨腳、燒鴨翅等十多個“滇宜”牌系列產品,昆明各大商場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