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對於聖約的堅信,猶太人認為這就是上帝對他們的召喚,也是他們對世人的見證、他們的使命。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猶太教吧!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一、猶太教歷史
  翻開猶太人的歷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他們生活中不斷交織著兩個概念:流放與贖回。以色列人作為神的選民,從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到摩西,到大衛王,耶和華上帝好幾次與他們立約。就是如果他們遵守神的約,敬拜獨一的真神,行上帝眼中看為善的事,上帝就祝福他們;否則如果他們拜偶像,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上帝就懲罰他們。但猶太人卻屢次拜偶像,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神的刑罰屢次臨到他們。

大衛王的鼎盛時代僅僅延續到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然後以色列國就一分為二。分裂後的以色列人繼續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分裂後的北國(以色列地)和南國(猶大地)亦於722BC和586BC先後亡於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這期間及以後,以色列人多次被擄離開自己的家鄉,分散在外邦各處,史稱第一次大流放。這以後(如538BC),許多以色列人逐漸又重新回到以色列地。雖然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又多次被外族征服,如希臘、羅馬帝國等等,但大多數時候猶太人基本上還可以保持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治省的行政體制,甚至一度強大到成為附庸國的地步。但多次的被征服經歷使更多的以色列人分散到世界各地。

雖然以色列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國家或者自治省)之被完全消滅是發生在主耶穌被釘後的AD70年,但是其實最大的一次流放是發生在希臘帝國時期,甚至在耶路撒冷被毀以前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人已經比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內的猶太人多了。耶路撒冷被毀以後,猶太人就基本上完全失去了巴勒斯坦,直到現代的以色列復國。

二、猶太教的信仰觀點
  基督教會與猶太教會之中有什麼不同的差別?最大的差別是,教會裡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是猶太人所沒有的。猶太教正統派所犯的錯誤是,是他們只關心是不是按照摩西律法的傳統認知而生活,不關心與上帝的個人關係。

以下就聖經、節期、生命事件、日常生活事件來了解猶太教的信仰觀點。

1、聖經
  在聖經中的舊約部分,通常被猶太人稱作希伯來聖經,它也是猶太教的聖經。儘管許多猶太人不認為舊約聖經是上帝的話和啟示,但通常視聖經為猶太傳統和歷史的一部分。正統派把其他的書卷,諸如,他勒目(TALMUD)也視為擁有神聖權威的書卷。同時,以道德和生活教導方面而言,大多數猶太人把他勒目和其他拉比的註釋看作非常有用,但不把它們和神聖權威作任何聯想。

2、節期
  不管是那一派人士,幾乎所有的猶太人每年都至少守一些節期。主要的節期如下:

崇聖日:是在九月或十月,此節期被視為猶太曆書上最嚴肅的節期,主要的內容是贖罪,這期間包括猶太新年和贖罪日。新年的特點是要吹羊角。十天以後,贖罪日來臨,其特點是禁食和向上帝祈求赦罪。五天後歡樂的住棚節來臨,這時,人們會搭起帳篷,並用水果和植物來裝飾。贖罪日和住棚節可以回溯到舊約時代,後者在提醒猶太人,帳篷是他們抵達應許之地前在曠野流浪時所住的地方。
  修殿節:十一月或十二月時的修殿節,是紀念馬可比黨人在西元前一六五年戰勝褻瀆聖殿的外邦人,約翰福音十22曾提到這個節期。在節期那個禮拜中,每天晚上猶太人都要點燃裝飾性的枝狀大燭臺,吃馬鈴薯鬆餅。

普珥節:一個像嘉年華會的節期普珥節是在二月或三月,節期的內容以重述以斯帖記裡的事件為主。

逾越節:逾越節這個最受歡迎的猶太節期是在三月或四月,這是紀念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光景中得拯救的節期。節期的特色是整個禮拜都吃無酵餅,而且,節期一開始就必須守逾越餐。耶穌與門徒的最後晚餐也是逾越餐。

星期(Weeks):最後,一個名叫星期(Weeks)的節期是在五月或六月,春天和收成是節期的二大主題。傳統上,這個節期是紀念上帝在西乃山頒佈律法給以色列人的日子。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第2張

3、生命事件
  除了每年的節期以外,有許多的生命事件可以用來說明多數猶太人生命的特色。這裡提出三個:

男孩子八歲時必須接受割禮,割禮的儀式稱為bris。

bar mitzvah(給男孩的)及bat mitzvah(給女孩的)是個非傳統的儀式,這是當孩童十三歲時所舉行的。儀式在會堂裡舉行,會後備有茶點。

猶太婚禮是在罩蓬(chuppah)底下舉行的。儀式的高潮是踩破用布包好的空瓶子,象徵耶路撒冷聖殿的毀壞。

4、日常生活事件
  許多猶太人遵守安息日,這是每個星期休息的日子。有些人會把一個小盒子固定在門框上,盒子裡裝著不同的聖經經文,也有人會放進有關飲食的律法條文,象徵他們遵守各種飲食的規定。比起上一代,現代的猶太人較少遵守這些習慣,而且遵守的人不全是為宗教上的理由,只是想保持猶太人的身份。

三、傳統的猶太教派別
  以色列民族從曠野中養成一個愛好自由的心,經過長期的歷史,仍保持不懈,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許多派別的自由競爭,到目前為知道的有三大派別,即法利賽派、撒都該派、愛色尼派。

1、法利賽派
  這個派別在第二世紀開始興起,是重要的一個派別,他們主要用全部的精神和時間來教導人民,他們建立了猶太會堂的崇拜,也復興許多古代的宗教風俗,如逾越節的家庭禮拜,將宗教帶到家庭之中。法利賽人在聖殿獲得無上的權威,他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七十年希律聖殿被毀時期。他們在會堂上大有權柄,強調遵守律法,誡命分秒不怠。看重律法嚴守誡命,相信死人復活。因耶穌不守傳統,與罪人為友而不承認他是彌賽亞。在思想上反對希臘化、物質化。

2、撒都該派
  撒都該派不如法利賽派人多,但是他卻是代表古代祭司的貴族政治,他們是富有的人,並且富有特權,在君王的時代頗受到王朝的支援,結果成為一個政治而非宗教的派別。他們和其他保有世襲權力的黨派一樣,富有保守性,他們受希臘的影響比其它的黨派大,因此人民覺得他們不是一個愛國的黨派。基督降生前的幾世紀,永生的信仰已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撒都該人反對這種信仰,他們認為死便是一切都終止了。不信身體復活、不信靈魂不朽、不信天使魔鬼的存在、不承認口傳的律法,指承認比寫的律法。

3、愛色尼派
  愛色尼派雖然不是很重要的派別,但是他卻是很有趣的一派。他們不是宗教也不是政治的派別,他們是僧侶的組織,主張回到簡單的過去。他們謙卑、友愛和施行仁慈,使他們成為一個極受人歡迎的派別,他們有獨身得傾向,對當時的政治生活參與很少甚至沒有影響力。他們大概有四千人左右,大部分住在死海附近,生活趨近共產化,吃飯時肅敬,身穿白袍,常常沐浴,時時祈禱。有強烈的終末思想,強調儀式、節期的潔淨和個人的聖潔。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第3張

四、現代猶太教派別
  在現代派別的差別,以下將就歷史和特點,對聖經、上帝、人的看法以及對律法、罪、救恩、彌賽亞、死後生命的看法之不同點來作比較。

1、正統派Orthodox Judaism——傳統或法典猶太主義

歷史和特點正統派可以回溯到他勒目(Talmud)法典時代(2~4世紀)。其特點是強調傳統,嚴格遵守拉比解釋之下的摩西律法。

對聖經的看法律法(書Torah)──摩西五經是真實的。他們確信,一個真正的猶太人是相信口述和書寫的律法的啟示及神聖來源。口述律法指對相傳是摩西所寫的律法書的各種註釋。律法書被視為高於希伯來聖經的其他部分。

對上帝的看法上帝是靈,祂沒有形體。祂是有位格的、全能、全知、全在、永在和富感情的上帝。

對人的看法人性是中性的,有向善和向惡的傾向。人可以靠著自己在律法上的努力,克服邪惡的傾向臻至完美。

對律法的看法律法是猶太教的根本。律法具有權威,並定義生命的意義。全然奉獻給哈拉卡Halakhah(猶太律法中最重要部分)的生命是最靠近上帝的。

對罪的看法正統派不相信原罪,犯罪是一個人未遵守律法。

對救恩的看法悔改(相信上帝的憐憫)、禱告、和順服律法是與上帝建立適當關係不可或缺的。救恩不是猶太人原有的觀念,因為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不需要救恩。

對彌賽亞的看法彌賽亞是一個人,不是神。他會來拯救猶太人,並在地上擴充套件公義的統治。

對死後生命的看法有一個肉身的復活,義人可以在「將要來的世界」與上帝永存;不義的人會受苦,但是他們對不義的終極命運存有歧見。

會堂崇拜的不同點會堂是禱告和學習的地方,社交則是次要的。所有的禱告都是用希伯來文。男女分坐,司會和會眾面朝同一方向。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第4張

2、改革派Reform Judaism——自由或進步的猶太主義
  歷史和特點改革派起源於十八世紀末德國猶太人自貧民窟解放而來。此派尋求的是猶太主義現代化,遏止威脅德國猶太人被同化的浪潮。改革派強調倫理和先知的教訓。

對聖經的看法聖經是一份人類的檔案,儲存了一個族群之歷史、文化、傳奇和希望的記載。在引申成為道德和倫理方面,聖經自有其價值和地位。啟示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

對上帝的看法改革派允許來自自然論者、神祕論者和超自然論者對上帝概念的各種詮釋。它認為真理是,我們並不認識真理。

對人的看法人性本善。透過教育、鼓勵和人的進化,人可以活出他本有的善性。

對律法的看法律法是演進的,是動態的宗教準則,適合於每一個時代。一旦宗教的戒律與文明社會對正義的要求分歧時,得放棄宗教戒律。

對罪的看法改革派不相信原罪,罪被詮釋成社會的病態。人類有時會在其中綻放出神聖火光(Divine Spark)。

對救恩的看法救恩是來自個人和社會的漸次改善,因此,救恩是社會改造。

對彌賽亞的看法改革派並不把彌賽亞想成人,或是神,他們寧願把彌賽亞想成人類社會朝著行進的烏托邦。有時,這理想稱為彌賽亞時代。

對死後生命的看法改革派一般說來並無所謂死後的生命。他們認為一個人活是活在他個人的成就裡,或是活在別人的心中。有些人則被東方神祕思想左右,認為靈魂和一個更大的、不具人格的生命力相互結合。

會堂崇拜的不同點會堂又名聖殿,聚會的儀式已經現代化和簡化了。英文和希伯來文都可以使用,男女同坐。儀式中也使用詩班和管風琴。

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 第5張

3、保守派Conservative Judaism——歷史猶太主義
  歷史和特點保守派是一個發軔於十九世紀德國的美國運動。它起源於中產階級對改革派極端同化傾向的反彈。

對聖經的看法聖經──律法書(Torah)和其他希伯來文聖經書卷是上帝的話也是人的話。啟示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

對上帝的看法對上帝的概念是非教義性的,和富彈性的。它比改革派裡的無神主義色彩要淡一點,但通常他們認為上帝是非人的、言語難以形容的。

對人的看法此派基本上贊同改革派對人的看法,但尚未到那麼支援人本主義的地步。完美可以從啟蒙而得,人是具有上帝合夥人的身份。

對律法的看法必須與時代的情況配合。道德的要求是必要的,但某些特定的律法是相對的。

對罪的看法保守派不相信原罪,罪是個人在道德和社會上犯的錯誤行為。

對救恩的看法保守派對救恩的看法接近改革派,幷包括保留猶太身份的必要性。

對彌賽亞的看法與改革派雷同。

對死後生命的看法保守派和改革派想法差不多,但較少受非傳統思想左右,例如東方神祕主義。

會堂崇拜的不同點會堂被視為猶太人生活的基本公共場所。改革派中的一些改革在保守派的崇拜中更是次要。

結論
  從以上資料瞭解到猶太教的歷史文化與派別,已經經歷二千多年的改變,現在我們所面對猶太教不完全是聖經中的那一個猶太人所信奉的猶太教。猶太教徒是否要相信耶穌,是否要歸正到基督宗教裡呢?這樣的想法是不斷的存在我們心中,猶太教與基督教就好像兩個親兄弟,相信同樣的父親,但是在生活上卻因為一些觀念的不同而很少往來,甚至不相信、批評彼此的觀點。在神學院的學習,我們對猶太教、猶太人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這是這個學科需要了解的一件事。

TAG標籤:派別 猶太教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