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煙臺漁燈節,蓬萊沿海漁家文化代表節日

位於我國山東省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良港集中,自古形成了獨特的沿海漁家文化。而山東煙臺市正位於這膠東半島上,在這裡有一個節日被稱為是蓬萊沿海漁家文化的代表,那就是漁燈節,那麼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一二。

蓬萊沿海漁家文化代表節日:煙臺漁燈節

漁燈節是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漁民特有的傳統民俗節日,是沿海漁家的一種海神祭祀活動,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轄區內山後初家、蘆洋、八角、山後陳家、山後顧家、山後李家等十幾個漁村。其中,山後初旺、蘆洋、八角三村的漁燈節因活動規模和社會影響力較大,被公認為煙臺漁燈節的代表。

漁燈節是從傳統的元宵節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專屬漁民的節日。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後,當地沿海漁民以一家一戶為單位,自發地從各自家裡抬著祭品,打著彩旗,一路放著鞭炮,先是到龍王廟或海神娘娘廟送燈,祭神,祈求魚蝦滿艙,平安發財;然後是到漁船上祭船、祭海;最後是到海邊放燈,祈求海神娘娘用燈指引漁船平安返航。

除了這些傳統的祭祀活動,漁民在節日期間的文娛活動主要分兩種形式。一是廟前搭臺唱戲,多以京劇空城計等老曲目為主。二是港口碼頭多以鑼鼓、秧歌、舞龍等群眾性的自娛自樂活動為主。

漁燈節的“燈”,有三層意思。一是取魚蝦豐登之意;二是照亮引路佑護人船平安歸來之意;三是使神靈認人識船,保佑人船平安。

漁燈節是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漁燈節不僅是漁民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而且是漁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鮮明的漁家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其他傳統民俗文化不能涵蓋的。改革開放以來,漁民們大力弘揚漁家文化,漁燈節不斷繁榮發展,已成為漁民宣傳推介漁家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

改革開放後,“漁燈節”這一傳統民間習俗又重新活躍起來,形式上出現了多元化,除了漁民的自發參與,還有政府的扶持和企業的支援。漁家特色更加鮮明,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其規模、影響和聲勢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