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飲食風俗,立夏的風俗禁忌

一種文化,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後,都會出現有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等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便是其中之一,而每一個節氣除了對應當時的氣候特徵和天象之外,都有自己的延伸和文化內涵,並誕生了各種風俗禁忌和飲食風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立夏的風俗禁忌和飲食風俗。

立夏的風俗禁忌 飲食風俗

立夏的風俗禁忌
  忌坐門檻
  立夏日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根據《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厭祟避蛇
  立夏日雲南民俗關注的是厭祟避蛇。清代《雲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於戶,以厭祟;圍灰牆腳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已屬蛇有關聯,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汙,還以皂莢入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於除穢驅邪。

立夏的風俗禁忌 飲食風俗 第2張

飲食風俗
  鎮江有“立夏嘗八新”的食風。所謂八新為櫻桃、新筍、新茶、嫩蠶豆、楊花蘿蔔等。其中鰣魚最為名貴。頭潮鰣魚是送往朝廷的貢物,二潮鰣魚被豪門富室弄去解饞,尋常人家嚐鮮吃鰣魚已是三潮過後的鰣魚。常熟地方人也有嘗新之說,而且食品豐盛,有“九葷十三素”的說法。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便是"七家粥"。這種粥能夠促進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上海郊縣農民取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而成,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人民所喜事。

       其實,在立夏,不同地區的飲食風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裡也僅是舉例三地,但如果把立夏時節全國各地形色各異的美食集中在一起,想必令人目不暇接。

TAG標籤:立夏 風俗 飲食 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