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明清兩朝的南京清明風俗

古人說清明時節是“物生清淨明潔”,這個時候人們除了祭祖掃墓,少不了還要踏青出遊,感受一下“天地氣清景明,萬物清新明潔”的大自然。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明清兩朝的南京清明風俗。

明清兩朝的南京清明風俗

踏青佩柳,金陵女兒風情萬種
  明清兩朝,每到陽春三月,金陵城裡家家扶老攜幼,出城郊遊。《正德江寧縣誌》就有這樣的記載:“攜酒遊山,城南雨花臺最盛,謂之踏青,每日遊人晚歸如蟻。”

陽春時節,插柳、佩柳,在古代是種時尚。據說唐中宗李顯在每年的三月九年級這天,要賜給侍臣們用嫩綠的柳枝做成的楊柳圈,讓他們戴在頭上,迎接春天的到來,也含有除病袪邪的目的。《正德江寧縣誌》記載:“迄三月中,清明插柳,村夫稚子皆佩之。”可見南京地區也興此俗。

江南地區有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因此踏青戴柳、插柳就成了樂事。戴柳就是在頭上套戴楊柳圈;插柳是用嫩柳枝條做成楊柳球,女的插在髮髻上,男的插在衣襟間,均寓有消災祛病之用意。

明清時,南京以及江淮一帶人們郊遊踏青,還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就是在踏青時尋摘各種剛長出的野草野花,相互比對說出花草的名字和花草的特點,以及前人有關這些花草的詩句或是相關的方言俚語,以對得多和對得巧為勝。這種遊戲多在青年女子和少年兒童中流行。

關於鬥草的情景,《紅樓夢》笫六十二回中就曾有細緻描寫。

放風箏、吃青團意味深長
  清明時節,正是風和日麗之時,田疇山野鋪錦疊翠,梨花杏花桃花次第開放,藉祭祖掃墓遊春踏青,所以南京又稱清明節為踏青節。人們紛紛出城,接踵連肩,翩翩遊賞,放鳶戴柳,笑語盈盈。正如一首古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人們湧到牛首山、雨花臺踏青賞景,文人雅士詠詩作樂,視為開心之事。

民間百姓放風箏最早與原始宗教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在古代,人們沒有能力抵禦疾病和各種災害的侵襲,於是產生了崇拜神靈、祈求天賜好運的心理。放風箏時,往往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它放上天空,故意把線扯斷,讓風箏飛走,認為這樣可以帶走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氣”,交上好運,達到“消災祛難”的目的。

人們對放掉的風箏,則不可拾來重放,否則會沾上晦氣,這種民俗,稱之為“放斷鷂”。這在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莊、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即有記述。

清代,南京藝人所扎風箏式樣不斷翻新,愈扎愈巧。風箏還可用以觀賞、收藏。正如清末上元人張汝南的《江南好》詞曰:“江南好,最好是風箏。折蝶風前舒軟翅,磨鷹之際轉雄睛,絕技擅江城。”

民國時期,每到清明節,國民政府行政院派員組織舉辦風箏比賽。昔日的雨花臺、中華門城堡、玄武湖畔,仍是人們放飛風箏,比高競翔、爭奇鬥巧的好地方。

舊時,南京人在寒食至清明間,還有吃饊子、挑野菜、吃青團、吃青螺等食俗。南京人喜食饊子,早在唐朝南京人就開始吃饊子。饊子稱寒具,嚼著酥脆“驚動十里人”。

青團作為節物,與寒食的冷餐有關,它以糯米粉為基本原料,加油、糖,裹豆沙、芝麻糊搓制而成。青團又叫“艾糰子”,系採集新生的艾草,搗汁染米粉成鮮嫩的青綠色而得名。

青團在唐代已有,並已形成寒食吃青團的風俗。白居易有詩云:“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可見,那時已有專制售青團的店鋪,青團與柳枝已同為寒食的節物。青團是在明初隨著蘇杭一帶的移民而傳入南京的。

青螺也是清明節的節物,吃青螺又叫做“挑青”。因煮熟的整螺螄需用針或牙籤挑食,而螺螄殼多泛綠色,故有“挑青”之說。清明時的螺螄鮮嫩肥美,有“清明螺,賽肥鵝”的諺語。而清明後的螺螄因恐有螞蟥等蟲害寄生,南京人就不再吃它了。

南京人吃青螺,也是以“青”來點畫清明時節“清淨明潔”的歲時特徵。南京人在清明吃了螺螄後,會扔幾個螺螄殼到自家房頂上,作為鎮宅之物。

挑野菜作為踏青活動的一部分,也以野菜的“青綠”貼合著清明節俗的主色調。南京人愛挑的野菜包括薺菜、馬蘭頭、苜蓿頭等,這些也能給南京人家帶來濃濃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