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七夕為什麼要吃麵條 做法 怎麼吃

七夕節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習俗,但是,有些地方七夕這天是要吃麵條,那麼為什麼要吃麵條呢?接下來就跟誰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七夕為什麼要吃麵條,注意事項是什麼吧!

七夕為什麼要吃麵條 做法 怎麼吃

為什麼要吃麵條
  
傳說牛郎織女被隔在天河兩岸後,年復一年站在河邊,哭著喚著,想著盼著,不滅的真情感動了鵲仙,召來天下喜鵲,每年七月初七彙集到織女山的天河上空,搭起鵲橋讓兩人相會。這一天許多人都會吃麵條,據說麵條吃七根,親人心連心。吃麵條時還會扔在外面兩根,犒勞搭鵲橋的喜鵲。這一習俗反應的是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歌頌和嚮往。

另外,七夕這一天大多臨近夏季的三伏天,而大家都知道頭伏餃子,二伏面,此時吃麵也就不奇怪了,另外,民間有說法指,吃麵意味著挑壽,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長壽,此外,吃麵還意味著為織女擺貢。

七夕為什麼要吃麵條 做法 怎麼吃 第2張

巧芽面做法
  
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裡,用溼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溼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麵,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麵條抓到碗裡,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怎麼吃麵條
  麵條最適合中午吃
  雖然麵條沒有米飯那麼的飽餓,但是麵條也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從而產生較強的飽腹感。而且做麵條的主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消化吸收比較困難。

七夕為什麼要吃麵條 做法 怎麼吃 第3張

吃麵條不會胖
  每150克煮熟的麵條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質、40克碳水化合物,熱量是180千卡,它脂肪不多,但特別能給人飽腹感。所以,每天攝入適量的麵條,並不會有發胖的風險。

越筋道的面越營養
  一般來說,越筋道的面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當然,製作工藝也會導致麵條口感的差異。比如,北方的面為了使面更筋道,會加一些鹽來“醒面”,這並不會破壞面的營養,所以不必擔心。

麵條要溫乎乎地吃
  麵條的吃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口味,有人喜歡吃涼麵,有人喜歡吃熱氣騰騰的油潑面。其實,如果麵條太熱的話會對我們的食道產生損傷,如果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原湯化原食
  在烹煮澱粉類食物時,它們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麵湯中還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

TAG標籤:七夕 麵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