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胡餅、宮餅、小餅,月餅別稱有哪些

中秋節吃月餅,這是千百年來民間約定俗成的習慣了,中秋之夜全家圍坐,吃餅賞月其樂融融。不過,人人都知道月餅好吃,對月餅的知識又瞭解多少呢?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月餅的別稱有哪些?

月餅別稱有哪些?胡餅、宮餅、小餅

你可能喜歡》》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原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成為全民共同的節日飲食習俗。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

結束語:月餅為圓形,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自古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今天的月餅,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