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入伏時間怎麼算,寒在三九熱在中伏是什麼意思

我國民間有許多關於天氣變化的諺語,“寒在三九熱在中伏”是流傳較廣的一句民諺。這句話的意思是,三九天最冷,中伏天最熱,這是一年中天氣變化的總結。每年三伏天的入伏時間並不固定,長短也不一樣,可以用夏至三庚的口訣來計算

寒在三九熱在中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時間怎麼算

寒在三九熱在中伏的意思

寒在三九意思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在三九天,熱在中伏的意思是,最熱的時候在中伏天。

三九是指從冬至到第三個9天,大約從1月9日到17日。“三伏”的時間一年比一年不同。一般來說,第一次是在7月下旬,中間一次是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後一次是在8月中旬左右。古代的人們用一些民俗諺語來總結天氣變化的規律。

三伏天怎麼穿衣

三伏天氣候悶熱,穿衣以輕便透氣為主。儘量穿舒適、透氣的淺色服裝。衣服要勤換勤洗,不要穿溼衣服和剛暴晒過的衣服,避免暑溼侵入。運動過後出汗也要及時更換衣物。

 入伏時間怎麼算

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每年入伏的時間也不一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像剛結束的2021年的伏天就有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