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竹馬戲,漳州較為盛行的歌舞小戲

在古時候的人們並不像現在的生活那樣,擁有那麼多的娛樂手段。不過在各民族之間我們從來都不缺少能歌善舞的之人。漳州文化裡就有一項特色的民間歌舞小戲,融合地區的方言,從生活中尋找歌舞的靈感。

漳州較為盛行的歌舞小戲:竹馬戲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表演發展而來的地方劇種。它發源於閩南漳浦、華安等縣,流行於長泰、南靖、龍海、漳州、廈門、同安、金門等縣(市)以及臺灣省。由於當時沒有固定的劇種名稱,群眾稱它為竹馬戲或子弟戲,戲班名則有竹子弟、玉蘭子弟、老馬、新馬等。

過去,竹馬戲班每到一地演出,開場節目總要表演《打四美》(或稱《跑四喜》),即由四位小姑娘分別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演員化妝簡樸,胸前臀後扎著紙糊的馬頭、馬尾,手拿竹竿子,邊舞邊唱“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等四季曲。

流行於福建漳浦、龍海、東山、雲霄沿海一帶,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伎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漸形成,已有三百餘年曆史。

初稱“子弟班”,後因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著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遂改稱“竹馬戲”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橫笛為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竹馬戲早期主要演“弄子戲”。如《砍柴弄》、《搭渡弄》、《唐二別》等,只有旦、醜兩個角色,表演粗獷,音樂唱腔主要用民間小調。

明代,是竹馬戲興盛時期,正統年間(1436~1449年)前流傳到廣東省陸豐縣。時期泉腔盛行閩南,流傳於漳州、龍溪一帶。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間民間當地有風火院,實是南曲館,每逢神靈壽誕,或人家婚喪喜慶,群聚於元帥廟唱南曲。

竹馬戲演出的劇目有三類:一是排場戲;二是隻有生、旦或醜、旦兩個角色的民間小戲,亦稱“弄子戲”;三是移植外來劇目。這三類劇目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有50多個。竹馬戲的劇目題材比較廣泛,大多是來源於現實,有著濃厚鄉土氣息,反映市井村坊生活的弄仔戲,以及部分歷史戲。

其樂器卻比較排場,管絃樂有琵琶、三絃、二絃、大吹、小吹、洞簫、拍板、雙鈴等;這反映了竹馬戲以演唱為主的藝術特色。此外還有大鑼、碗鑼、大鼓、大鈸、小鈸等打擊樂器,用於舞蹈和武場表演。

TAG標籤:馬戲 漳州 歌舞 小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