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蘇式早茶的起源及其茶點介紹

早茶是一種愉快的消遣,可以看做是一種娛樂活動,不僅如此,還有暖胃去膩、利於消化的作用。下面,要介紹的是關於蘇式早茶的起源和它的茶點介紹。想要了解的朋友們趕緊和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蘇式早茶的起源及其茶點介紹

 蘇式早茶的起源:
  揚泰地區的早茶可以追溯到清前中期。“奪魁品罷雨前茶,樓開綠雨試新茶。”這是清道光年間泰州詩人朱餘庭的詩句。正如詩人描述的那樣,在清中期之前,泰州的茶館只是單一經營清茶,這期間誕生了“雨軒”、“綠雨樓”、“廣勝居”、“品香”等知名茶館。

到了晚清之際,陸續有外地商戶和本邑人開設茶館,同行間相互競爭激烈。為招攬生意,一些茶館除清茶外,又售賣起乾絲、麵點等小吃,這種創新的經營思路逐漸影響了泰州飲食行業。

清末民初時,“富春”、“海陵春”、“怡園”、“者者居”、“大東酒樓”等茶館應運而生。“者者居”是泰州茶館中一家知名的老字號店鋪,其店址原在孫家橋附近,清民期間,由於這家的早茶味道很好,當時泰州人都趕到“者者居”品嚐早茶,以致這家茶館生意火爆,去晚了很難落座,但還有食客在店中等待位置,這在泰州漢族民間也就留下了歇後語,就是:“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者者居’呢?”意思說此人固執,不靈活。

“大東酒樓”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創辦的一家茶館,它由一位吳姓東臺籍老闆開設,吳老闆頗通經營之道,他開店後,一改泰州早茶品種單調的格局,他在早茶質量、種類上下了一番工夫,推出了魚湯麵、大煮乾絲、小籠湯包等早茶新品種,儘管價格比別的茶館要貴一些,但仍吸引著很多食客前來嚐鮮,就連當時駐泰軍隊司令李長江也時有光顧。

隨著歲月的變遷,老字號茶館大多已不存在,但泰州大街小巷仍然遍佈著許多經營早茶的大小店鋪。這其中又以富春酒店、大陸飯店、皮包水茶樓和者者居等10多家酒店早茶最為聞名。除富春外,其他幾家酒店現移建恢復於泰州老街。

蘇式茶點:
  談到揚州,泰州,鹽城早茶中的品種,“主角”當屬乾絲。泰州乾絲是由蘇中名廚邢桂森研創的,邢桂森原是御廚季三瘸子徒弟,季三瘸子以擅做煮乾絲聞名。民國時,邢桂森在泰州西倉大街萬花樓做廚師,他經過潛心研究,推出了面向大眾的手工燙乾絲。

乾絲是由豆腐乾切成的,切乾絲者先用刀將一塊豆腐乾均勻削成20片左右,再斜鋪切成和火柴棒相當的細絲,然後倒進沸水裡反覆衝燙。由於放了鹼的緣故,乾絲嚼起來又軟又彈。當然,乾絲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全得依賴調料來調和。

醬油、水、糖、鹽,調到濃淡適度,略帶甜味和鮮味,這個過程叫作“熬油”,麻油是外加的,起香。撒上薑絲、香菜、胡蘿蔔絲、花生米、榨菜丁便做成清淡可口的燙乾絲。至於煮乾絲,則是用餚肉、蝦仁、香菇、筍片、木耳、青菜等輔料,配以高湯煮成的。

揚州人,泰州,鹽城人在吃早茶時,大多選擇以安徽魁針、珠蘭和杭州龍井三者摻和配製的“福香”茶,這種茶兌泡之後,色澤清澈,濃郁醇厚,融魁針之色、珠蘭之香、龍井之味於一體。

關於這道茶還有段典故,相傳舊時泰州茶館喝茶分等級,士紳富商喝龍井,普通家庭喝魁針,寓泰外地人士喝珠蘭,喝這三種茶都是需要付費的。茶館在第二天會將售賣剩下的三種茶葉末混在一起泡煮,無償提供給車伕、搬運工等社會低薪人士飲用。

一次,一位鹽商親戚無意中喝到這種茶,感覺很好,便推薦給鹽商,鹽商喝過後,將這種融合複合型香味的茶水稱為“福(復)香”茶,又向友人同好推薦。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這種“福香”茶成了當時人們的新寵。如今,“福香”茶推廣出新,更多人享受到了這道名茶所帶來的幸福時光。

麵食是揚泰鹽早茶中的“壓軸戲”。包括了魚湯麵、鮮肉小餛飩、幹拌麵、熬面、炒麵等多個品種,這其中以1942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的魚湯麵最受人們歡迎。魚湯麵的魚湯甚為考究,以野生鱔魚的骨頭、小鯽魚、大豬骨用蔥姜煸炒後,以大火慢慢熬製而成。

將麵條煮熟後盛入鮮濃的魚湯中,撒些小胡椒和蒜葉,誘人的魚鮮味撲鼻而來。叉著鮮滑的麵條,喝著醇厚的魚湯,清爽的滋味環繞在心頭久久不散,泰州老食客對此評價是“進嘴厚得得,下肚潤胃腸”。

與廣式早茶一樣,泰州早茶中的點心品種也很多,有蟹黃湯包、筍丁肉包、蘿蔔絲包、三丁大包、香菇青菜包、乾菜包、蝦仁蒸餃、糯米燒賣、千層油糕等,點心皮選用的是優質小麥麵粉,餡心以新鮮菜肉水產配製,加上手工製作現做現蒸,因此皮薄餡飽的點心吃起來是鬆軟細嫩,鮮香可口。如果想每樣點心都品嚐一下,還可以選用各種點心都有一樣的雜籠。

TAG標籤:蘇式 茶點 起源 早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