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吃餃子的傳說,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每次一到冬至很多地方就開始包餃子,準備吃餃子,讓人疑惑為什麼總是在冬至吃餃子,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不然怎麼一到冬至就吃餃子,是喜歡吃還是有特殊的意義存在,這風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們來看看答案!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吃餃子的傳說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說到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不得不說說這位“醫聖”張仲景,相傳東漢時,曾任長沙太守的張辭官回鄉之時,正值冬至。他看到白河兩岸人們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於是讓弟子在醫棚,支起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做成“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人們喝下以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所以也有人說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吃餃子的傳說 第2張

冬至吃餃子的意義
  節氣美食,不只是滿足味蕾。“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冬至對人們的意義,也不只是一個時間節點那樣簡單。
  清代蘇州人“最重冬至節”,冬至前一天,親朋好友互相饋送節日食品,提籃擔盒者滿路,俗稱“冬至盤”。
  蘇州冬至的節令食品是冬至團,冬至團用糯米粉做成,中間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蘿蔔絲等。人們用它來祀先祭灶,並且作為節禮相互饋送。
  北方人多半習慣在此時吃餃子,南方有的地方則願意來一碗湯圓。冬至之後是陽氣生髮的時候,綠色又容易讓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會在此時特意吃一點青菜,以示順應天時,在寒冷的冬天裡,期盼著鳥語花香的季節早點到來。
  所以說,吃餃子也好,吃餛飩也罷,人們在意的並不是味蕾的滿足。
  從古代的“亞歲”之稱,到如今常常被提起的冬至夜,大家如此關注這個古老的節氣,恐怕也是因為它總出現在一年將盡之時,距離春節團圓的日子不再遙遠。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過後,時間推移中,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春天的腳步也慢慢地近了。

TAG標籤:吃餃子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