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永春紙織畫的溯源及文化

提到永春,大多數人第一感覺就是永春拳,的確永春拳的發源地就是永春。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永春紙織畫,它擁有悠久的城市文化和歷史文化氣息。永春的紙織畫起源比永春拳起源時間長,接下來小編我為大家簡單介紹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的溯源及文化

永春古稱桃源,相傳隋唐朝年間,永春桃源兩岸種植了許多桃樹,每逢春花燦爛時,桃花奼紫嫣紅,薄霧輕紗,隱隱籠罩,吸引了很多前來踏青賞花之人,霧中觀花,這種獨特的景緻激發了當時藝人的創作思維和靈感,紙織畫便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應運而生。唐文宗(公元827—841年)在位時,唐人鄭維賦詩:“何物離披最可人,紙間經緯別有因;阿誰巧作維摩手,就裡揮毫稱絕倫;遠山一角都人妙,烘雲托月景偏,宋代時紙織畫遠銷南洋各埠,成為富貴人家的櫃中珍品。明人田藝蘅所撰《留青日札》一書中記載,明代奸臣嚴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紙織畫一項。清人楊復吉《夢蘭瑣筆》中曾有“閩中永春州織畫”的記述。現在,故宮博物院還珍藏著清乾隆年間的紙織瑰寶——清高宗御製詩十二扇屏風

舉世聞名的中國畫以其獨特的筆墨韻味表現世間物象,可謂東方一絕。而紙織畫把一幅中國畫用特製的利刀,切成寬僅2毫米、頭尾不斷、細長的紙絲作為經線,用與經線一樣寬的純白宣紙絲作緯線,再像織布一樣放在特製的紙織機上穿梭交織,然後裱背成畫。這樣一來,除保持中國畫特具的品格之外,還多了一種“霧裡看花”的朦朧之美,這又是一絕,其畫面近看紙痕交織,經緯分明,遠觀,整幅作品就像覆蓋了一層薄紗,如同仙境,若隱若現。這正是永春紙織畫獨特的視覺效果。清代泉州翰林陳肇仁在《紙織白鶴幛詩》中寫道:“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我聞桃源場中客,妙技別出關徐荊;併力勞作萬萬縷,縷以素紙痕分明;煙雲斯須出素手,筆墨化盡恆畦盯。”詩中表達了對紙織畫的高度讚賞和喜愛之情。

新千年伊始,永春縣繼“中國蘆柑之鄉”之後,又獲新譽,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紙織畫之鄉”。2011年6月,永春紙織畫被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傳統美術“非遺”專案。永春紙織畫是閩南僑鄉永春縣獨有的漢族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在中國工藝美術的百花叢中,與杭州絲織書、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一九八七年五月,永春紙織畫研究會成立,首批吸收會員二十多名。十月份由永春縣政府同福建省群藝館聯合在福州舉辦永春紙織畫展,轟動榕城。正在福州的蘇聯莫斯科東方藝術博物館斯.赫羅姆瑟柯女士專程前來參觀,十分驚歎並欣然題辭:“祝賀藝術家的展覽成功。”黃永源、黃秀雲的《麻姑獻壽》、周文虎、周梅森的《八仙過海》等獲優秀獎、方永宗的《桔梗》和周梅森的《春夏秋冬》等獲創新獎並被省群藝館收藏。

1997年為了紀念香港百年迴歸和建軍七十週年,周文虎一家開始了《百米百虎紙織畫長卷》的創作,當時一商人慕名前來,向周文虎提出以150萬元人民幣買下這幅畫,但周文虎一家經過考慮後,毅然把畫捐獻給了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展出期間,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該作品也榮登“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和“美國世界名人紙織畫之最”2009年由永春義亭紙織畫師周文虎、李世求等人採用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歷時3年最終創作完成的《當代紙織百米長城圖》入選第二屆中國民間國寶,保險額達5000萬元。2014年,永春縣首個以紙織畫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創意園揭牌。

你可能也會喜歡:
  廣西地區戲曲文化:桂南採茶戲
  歷史悠久的劉三姐歌謠文化
  色彩斑斕的西藏服飾文化
  雪域高原的舞蹈文化“丁青熱巴”

TAG標籤:織畫 溯源 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