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粵劇文化小常識之粵劇有多少行當

無論是現代的電視劇以及電影又或者是音樂劇、舞臺劇等等,這些都是將古代戲曲劇種簡易化搬到了世界的大舞臺上,現代劇內一定是有扮演者好人、壞人、反派等等的類別,而在戲劇中這就是分著不同的行當。

那麼,本期粵劇文化一起了解粵劇有多少行當。

粵劇文化小常識之粵劇有多少行當

粵劇表演行當的發展經歷是從簡到繁;最初只有末、旦、淨三大類,逐步衍生到十大行當;行當藝術是與戲曲藝術類型化的總體表現特徵相適應的。近代戲曲表演藝術呈現出向人物個性化靠攏的趨勢,行當又由繁入簡了,各地方劇種大都以“生、旦、淨、末、醜”為基本型別。粵劇早期曾有過未、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等“十大行當”。

在傳統粵劇演出中,戲班對錶演行當扮演角色有嚴格的規定,演員按事前約定應工的行當後就不能隨意更改或僭越,否則則被認為是破壞了行規,必須受到懲罰,最重者可被革除齣戲行。在戲中,如果角色的年齡跨度大、由少年演到老年,那就要由不同的表演行當負責不同年齡段的角色。

例如穆桂英一角,在《穆桂英下山》是青年女子,就由貼旦(或花旦)扮演;到《楊門女將》時,人已到中年,則改由正旦(或青衣)扮演。另外由於角色的身份前後不同,同樣須要由不同的表演行當去分別扮演。

例如角色開始是平民百姓,或是綠林好漢,後來打下江山稱王稱霸了,那麼前邊是小武行當負責,後面是總生行當應工。所以傳統粵劇過去往往有不同行當,不同演員,扮演同一角色的現象。此後歷經“六柱制”,到現代劇團以演生旦戲為主的局面,粵劇表演的行當意識逐漸淡化。

戲劇內的角色,在粵劇及中國戲曲中被稱為行當。粵劇的行當原為一末(老生)、二淨(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醜(男女導角)、六員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合稱十大行當。上述只是通行的叫法,劃分起來還可再細緻些。

精簡為六柱制後,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醜”就是滑稽角色。

對於淨角(例如張合)的化妝,行內稱呼為“開面”。先用白色顏料描畫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塗上黑色,把眉毛畫得長長並向上翹來表現威嚴,在其他的地方塗上紅色,就完成整個“開面”過程。當然不同行當就有其獨特的化妝方式。

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其實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凶猛,黃色代表剽悍幹練。

不同行當需要不同的戲服。例如:小生通常飾演文質彬彬的角色,有時候甩袖,所以長袖稱呼為文袖。小武需要打鬥,短袖才方便演員動作,所以短袖亦稱呼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戲服會出現文武袖。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頭飾,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頭飾種類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貴妃配戴的頭飾也有正鳳和鳳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並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實男角亦有頭飾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類。紅樓夢中賈寶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據《香江梨園:粵劇文武生羅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為太子或年輕將領作用的。冠頂作雲龍吞珠圖紋,加上大紅球纓,插上雉雞尾的則是軍中的主將。

【結束語】戲曲演員中有著很多不同的分類,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拿手的一面,正如同經常演壞人的人就是非常適合演壞人。戲曲演員不同的分類行當每個都是很有特色的。

TAG標籤:小常識 行當 粵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