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正確練習益身心,中醫養生功之大寒篇

我國傳統中醫學在歷朝歷代的演變之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運動養生功法,其中有一些還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不同節氣期間修煉不同的養生功,對身體大有裨益。那麼就來了解,大寒時節可以練習的中醫養生功。

中醫養生功之大寒篇:正確練習益身心

1、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遵生八箋)中原文如下:“運主厥陰初氣。時配足太陰脾溼土。坐功:每日子丑時,兩手向後,據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嗽咽,吐納。治病:經絡蘊積諸氣,舌根強痛,體不能動搖,或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尻陰需國足背痛,腸鳴,食洩不化,足不收行,九竅不通,足胴腫,若水脹滿。”

具體方法:每夜十一點至三點時,雙手從後面支撐身體靠床跪坐,然後將一條腿向前伸直,另一條腿向上用力支撐身體,左右腿輪換各做三至五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人丹田九次。

此法可治:經絡蘊積諸氣、舌根強痛、體不能動搖、針刺痛感難以臥睡、膝內積水、陽囊、足背疼痛、腸鳴、食洩不化、頭重腳輕、九竅不通、腳面浮腫,若水脹滿等病症。

2、按揉新設功
  適應病症:項肌痙攣,上肢運動障礙。

具體方法:端坐於椅子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大腿與小腿呈90度角,軀幹伸直,全身放鬆,下頒向內微收。端坐頭微低,頸部放鬆,用手指按揉頸部兩側之新設穴,按揉108下,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新設穴位於頸部,第四頸椎橫突尖端斜方肌外緣,後發跡下一寸五分處。

3、曲池觀想功
  適應病症:半身不遂、癱瘓、上肢麻痺、手臂腫痛等症。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顎,提肛,淨除心中雜念。全身放鬆,意念觀想兩肘橫紋外端凹陷處之曲池穴,可疏通手陽明大腸經,每次練功觀想20分鐘以上,每日早晚各練功1次。

4、照氣中穴功
  適應病症:婦女血虧、氣喘。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顎,提肛,淨除心中雜念。全身放鬆,兩掌側平上舉,劃弧至胸前,合掌當胸。

兩腿微屈,兩腿注視兩掌中指,站10分鐘後,兩掌分開,兩勞宮對正小腹部氣中穴,距離腹部約10釐米,每次站10—20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氣中穴位置位於腹中部正中線,肚臍下一寸五分,再左右旁開各一寸五分,左右兩穴。

5、一秤金訣
  歌訣: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不拘行住坐臥,舌攪華池抵上顎,候津生時,漱而嚥下,有聲。隨於鼻中吸清氣一,以意目力,同津送至臍下丹田,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將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目力,尾閭提起,上夾脊雙關,透玉枕,人泥丸,謂之一呼。周而復始,久行精神強旺,百病不生。

具體方法:一吸氣便提肛,每次呼氣都使意念歸丹田,一提肛便嚥唾液,永遠用心神去意守丹田以保腎氣充足。不管行住坐臥,舌頭在口中攪動然後抵住上顎,當口中唾液盈滿時,便用唾液漱口之後嚥下,嚥下時要有聲響。

然後用鼻子吸清新的空氣一口,用意念及眼睛一同將唾液送到臍下的丹田穴中,稍微閉一會兒氣,這叫一吸。然後提肛如忍大便的樣子,用意念及眼睛從尾閭穴運氣,上夾脊穴,再衝過玉枕穴進入泥丸穴,這叫一呼。周而復始不斷地鍛鍊,可以使人精神旺盛,百病不生。

TAG標籤:養生 中醫 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