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淺談廣府文化的56個南粵先賢簡介

“愛過,哭過,笑過,才是生活,在經歷中成長,在成長中成熟;用淺笑回眸,去解讀風花雪月;用寬容理解,去詮釋真誠祝福。”那麼,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廣府文化看看廣府文化的56個南粵先賢簡介吧!

淺談廣府文化的56個南粵先賢簡介

歷經兩年時間,第一批56名入館先賢的人物簡介資料和塑像文字說明,近日初步敲定。經過之前的公示徵求意見,入選先賢的人數由最初的50人,增加至55人,再增至現在的56人,比最初增加了陳文玉、周敦頤、丘濬、翁萬達、蘇六朋、吳趼人6人。

首批入館先賢主要以“生平主要活動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為時間標準,他們分別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領域,為南粵建設作出過重要貢獻。

56先賢逐個睇
  1、趙佗(?~前137):南越國建立者。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2、楊孚(公元1至2世紀間):史載第一位有著作傳世的嶺南學者。東漢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人。

3、葛洪(約283~343):晉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人。嘗遊寓廣州,居越秀山麓越岡院(今三元宮)行醫施藥。

4、冼夫人(522~602):嶺南越族女政治家。高涼郡(今廣東高州、電白一帶)人。

5、陳文玉(570-638):歷史上開發粵西重要官員。唐東合州(今廣東雷州市)人。

6、惠能(638~713):中國佛教禪宗南派創始人。唐新州(今廣東新興)人。

7、張九齡(678~740):第一位出任宰相的嶺南人。唐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

8、韓愈(768~824):唐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兩度貶官到粵,興學育才,移風易俗,對嶺南文教影響深遠。

9、包拯(999~1062):廬州(今安徽合肥點選檢視合肥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人。曾任端州(今肇慶市)知州三年。

10、餘靖(1000~1064):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曾任廣州知州,官至工部尚書。

11、周敦頤(1017~1073):北宋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曾任廣南東路轉運判官、提點刑獄政績顯著。

12、蘇軾(1038~1101):北宋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禮部尚書,貶謫嶺南6年,有“不辭長作嶺南人”之句。

13、崔與之(1158~1239):廣東增城人。晚年居廣州,創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

14、文天祥(1236~1283):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舉兵抗元,轉戰閩粵贛湘間。兵敗被俘,過珠江口零丁洋時,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

15、丘濬(1420~1495):廣東瓊山(今海南海口點選檢視海口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市)人。明代嶺南四大儒之一。

16、陳獻章(1428~1500):廣東新會人。開創理學“嶺南學派”,對明清思想界有較大影響。

17、湛若水(1465~1560):廣東增城人。先後在西樵山、廣州、羅浮山講學。

18、黃佐(1490~1566):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主纂《廣東通志》、《廣州府志》等。

19、翁萬達(1498~1552):廣東揭陽鮀江都(今汕頭點選檢視汕頭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市金平區)人。東南亞民間譽為“英勇大帝”。

20、海瑞(1513~1587):廣東瓊山(今海南海口市)人。回族。官至南京點選檢視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吏部右侍郎。民眾贊為“海青天”。

21、袁崇煥(1584~1630):廣東東莞人。明軍事家,守邊名將。

22、陳子壯(1596~1647):廣東南海(今廣州市白雲區)人。明末抗清英烈,為“廣東三忠”之一。

23、屈大均(1630~1696):廣東番禺人。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首,著《廣東新語》。

24、陳恭尹(1631~1700):廣東順德人。為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一。

25、陳璸(1656~1718):廣東海康(今雷州市)人。曾任臺灣知縣、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督。

淺談廣府文化的56個南粵先賢簡介 第2張

26、阮元(1764~1849):江蘇儀徵人。在兩廣總督任上主修《廣東通志》,編刻《皇清經解》。

27、張維屏(1780~1859):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人。“粵東三子”之一。

30、蘇六朋(1791~1862):廣東順德人。清代畫家,早年入羅浮山讀書學畫。

31、樑廷枏(1796~1861):廣東順德人。曾任學海堂學長,廣東海防書局、粵海關志局總纂。

32、朱次琦(1807~1882):廣東南海人。後世譽為晚清嶺南大儒。

33、陳澧(1810~1882):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人。形成“東塾學派”,被譽為晚清嶺南大儒。

34、35、居巢(1811~1865)、居廉(1828~1904):晚清廣東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人。嶺南畫派先驅。堂兄弟,後世合稱“二居”。

36、洪秀全(1814~1864):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晚清農民戰爭領袖、太平天國建立者。

37、馮子材(1818~1903):廣東欽州

(今屬廣西)人。中法戰爭爆發後,率部赴中越邊境,收復失地,促使法國茹費裡內閣倒臺,史稱“鎮南關大捷”。

38、鄒伯奇(1819~1869):廣東南海人。主持《廣東沿海地圖》等。

39、洪仁玕(1822~1864):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所著《資政新篇》,是中國人首次提出效法西方建設近代國家的方案。

40、丁日昌(1823~1882):廣東豐順人。晚清洋務運動骨幹、藏書家。

41、容閎(1828~1912):廣東香山(今珠海市)人。中國留學教育先驅、社會活動家。

42、張之洞(1837~1909):直隸(今河北)南皮人。在兩廣總督任上,創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兵工廠,倡辦廣雅書院、廣雅書局等。

43、劉永福(1837~1917):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晚年在廣州加入中國同盟會。

44、陳啟沅(1839~1903):廣東南海人。在南海簡村創設繼昌隆繅絲廠。

45、張弼士(1841~1916):廣東大埔人。建立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所產白蘭地葡萄酒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46、鄭觀應(1842~1922):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改革言論影響甚大,代表作《盛世危言》。

47、黃遵憲(1848~1905):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梅江區)人。維新變法失敗後免官回籍。著有《日本國誌》、《人境廬詩草》等。

48、鄧世昌(1849~1894):廣東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人。晚清民族英雄。

49、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維新運動領袖。

50、詹天佑(1861~1919):廣東南海(今廣州市荔灣區)人。中國鐵路之父。

51、丘逢甲(1864~1912):清廣東鎮平(今蕉嶺)人。近代抗日保臺志士、教育家、詩人。

52、梁啟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近代思想家、學者、維新運動領袖之一。

53、吳趼人(1866-1910):廣東南海(今佛山市禪城區)人。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54、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創立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制訂三民主義政綱。

55、馮如(1883~1912):廣東恩平人。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飛行家。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陸軍飛機長。惜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殉職。

56、朱執信(1885~1920):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人。民初任廣東軍政府總參議等職,協助孫中山撰寫《建國方略》等。

TAG標籤:廣府 先賢 淺談 南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