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淺述關於漳州茶文化

做為一名地道的閩南人,在空閒時刻,在休息時候,最愜意的事,莫過於邀上三五個好友到自己家中泡茶聊天。一坐就是半天甚至更久。然後各自地區有各自的茶文化,本期小編帶你到漳州文化中的茶文化看看。

淺述關於漳州茶文化

漳州產茶歷史悠久,是福建省的重要產茶區之一,早在唐宋漳州就有種茶、飲茶的記載,在漳浦縣盤陀領遺留三株宋時的古茶樹,當地群眾稱為“宋茶”;長泰縣天竺巖建於唐高宗間,所產“天竺茶”至明,清仍盛名不衰;明代正德、嘉興年間,漳州生產的“漳芽”、“漳片”被列為貢品,每年均須進苒數百斤;明末清初,龍溪縣龍山、平和縣大峰山、南靖縣雅山、長泰縣天柱山等地所產茶葉品質尤佳。明代漳州已有比較高的茶葉製作技術,華安縣湖林鄉大坪村還儲存著百年前可容納千多名製茶工的初制廠遺址。光緒年間漳州茶市活躍,當時市區有號稱“百年老鋪”的奇範、瑞範以及源美、榮勝、祫美等40多家茶行、茶莊。明清兩代,漳州茶葉貿易日漸興隆,明中葉《海澄縣誌》已有茶葉從海澄月港出口的記載,貿易居全省之冠,茶葉出口年銷售近百噸。

民國時期,平和、詔安、長泰、華安等縣已有成片茶園,至1949年,全市已種植茶葉6775畝,年總產茶葉上百噸;新中國成立後,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除開發新品種鐵觀音、梅佔、黃旦、毛蟹、本山、水仙、奇蘭等,還從安溪、廣東等地陸續引進良種,詔安、平和縣茶葉科技人員歷經十幾載成功選育“詔安八仙茶”、“平和白芽奇蘭”兩個優良烏龍茶新品種。目前全市茶葉已種植15萬畝,年產量逾1.6萬噸。

改革開放以後,海峽兩岸加強農業合作,漳州先後從臺灣引進茶葉良咱、栽培技術、先進裝置、製茶工藝、漳州茶農來僅繼承傳統的手工揉絞、看天採摘、看茶製茶的工藝,而且開發了空調製茶、冰霜製茶、電腦溫控等製作新技術,使茶葉品質不僅保持傳統烏龍茶的風格和韻味,而且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天福茶莊落戶漳浦縣盤陀鎮以後,起到了龍頭帶頭作用,大大推進了漳州茶產葉的發展。

TAG標籤:茶文化 淺述 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