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荊州特色小吃,荊州小吃文化

荊州市位於湖北省境內,古城“江陵城”。是長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這裡的文化歷史悠久燦爛,是戰國楚文化和三國文化的中心。悠久的歷史也為這裡的飲食習俗打造提供了空間,現在就從小吃文化大全裡探索荊州的小吃文化。

荊州小吃文化,荊州特色小吃

荊州傳統名菜,又名荊州花糕。源於戰國。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此糕經後人不斷改進,在用料和製作上,取肥大鮮魚去刺、漂洗,加以適量的豬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薑等調料,拌勻後入籠蒸熟,即可食用。魚糕現為荊州一帶筵席上的頭道菜,民諺謂之:無糕不成席。

牛肉爐子是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對牛肉火鍋的地方稱謂;也叫公安牛肉,分為牛三鮮,牛雜,純牛肉,牛蹄筋,黃金管五種火鍋,是典型的地方特色菜餚,其風味之獨特,味道之鮮美,令每一個品嚐過的人都會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散燴八寶亦稱八寶飯,是清朝末年宮庭廚師肖代製作的專供慈禧太后食用。後來,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園餐館製作八寶飯而聞名。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有“淺盞小酌細品嚐,離席數時回味長”的成語。

荊州八寶飯是湖北荊州的漢族傳統名點,在全國八寶飯中獨樹一幟,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廚從宮廷出來後,到荊州城開設飯館流傳下來的。吃到口裡,覺得潤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於是“淺盞小勺細品嚐,離席數時回味長”的讚語。

“鬆滋蕎麥豆皮”近日獲得國家商標局授予的地理標誌《商標註冊證》。這是繼石首“筆架魚肚”獲國家地理標誌後荊州市的第二件國家地理標誌商標產品。“鬆滋蕎麥豆皮”是傳統手工特產,發源於鬆滋市王家橋鎮(原麻水鄉)。其原料主要有蕎麥、大米、土豆、綠豆。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豬肉為原料,經煮炸,上紅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於肉片薄如紙,形如梭,片數多,故名千張扣肉,又名梳子肉。相傳此菜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親時,在傳統的梳子肉製法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並將其帶回長安供朋友品嚐,自此,此菜名揚八方。

魚體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肉細刺少,能烹製多種美味魚餚。鰾個大肥厚,營養豐富,魚鰾的外形和鑲嵌在鰾內的紅色紋理,酷似屹立在長江岸邊的石首筆架山,故得名“筆架魚肚”。

TAG標籤:小吃 特色小吃 荊州 #